
12月8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工食品学院发展顾问汪懋华教授“发展的机遇与成长的思考”报告会在农生环组团D441会议室举行。学院党委书记楼锡锦、学院团委副书记夏平及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同学5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党委书记楼锡锦老师主持报告会。

楼锡锦书记主持会议
楼书记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汪懋华院士。汪院士是中国高等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及农业工程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对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及教育实施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生工食品学院的老院长。汪院士虽然年事已高,工作繁忙,但他对同学们还是非常关心,希望“见见同学们,跟大家聊一聊,对大家有所帮助”。楼老师简单的介绍后,报告会即进入了主题。
汪院士用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幽默的演讲风格让同学们深刻了解了生物工程系统专业的魅力,为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生工专业与其发展前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汪院士的人生感悟也是对阅历尚浅的同学们的一次心灵熏陶。

汪院士谈笑风生做报告
汪院士首先用一系列数据对中国的国情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分析当代中国发展的主题:转型、创新与发展。汪院士也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新趋势,指出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形势依然严峻。我国要坚持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接着汪院士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了生物系统工程专业。汪院士通过向同学们讲解ITC快速发展如何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向同学们说明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也为同学们阐述信息技术革命驱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汪院士也通过举例介绍为同学们生动讲述了精细农业与农业物联网技术这一当下以及未来农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与发展方向,他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主流趋势,农业装备智能化。这些知识无疑拓展了在座同学们的专业视野。

汪院士认真聆听同学们的提问
最后,汪院士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从他走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之路后就不断地学习充实提高自己。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还是学习俄语、英语,以及任教后准备教案,组织团队共同完成大任务,都有一种精神贯彻其中:认真学习、锐意进取、重视理论实践结合。这也是他对同学们的忠告。汪院士还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座右铭“脚踏实地,淡泊名利,勤奋求实,开拓进取”。他也对年轻学子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同学们勤奋好学,严谨踏实,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重视工程实践和具有基本职业技能,要关心国家大事,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分析能力,要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团队协作精神。

汪院士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会议的最后,楼锡锦书记对汪院士的讲话做了总结,也对在座的同学们提出了期望,希望同学们牢记汪院士的叮咛,在大学期间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开拓进取;根据前不久李克强总理来学校的讲话精神,结合汪院士自身的奋斗历程,要求同学们自觉树立远大志向、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自觉在治学、做人、创业中践行“求是创新”校训,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服务社会、建功立业作好准备。报告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稿:吴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