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学院“双一流”建设方案实施,不断强化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的一流学科建设,学院于2019年8月20日召开主题为“双一流建设推进暨学科评估动员”为主题的暑期工作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晓燕主持。
林宏建、周振江、徐恩波三位青年教师介绍了入职以来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十四五”和科技发展大趋势、食品科学与工程发展要求,提出研究创新方向,规划重点任务。徐恩波表示,大学的本职是教书育人,希望在未来工作中尽快投入到人才培养中来,尽快承担教学和研究生指导任务,为学院“双一流”建设增添新鲜活力。
生物系统工程系主任冸进明、副系主任岑海燕、韦真博、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飞、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叶章颖、青年教师林涛代表农业工程学科作报告。报告立足教学评估的指标要求,基于与国内外对标高校在发文、师资、科技奖励、发展政策等大量数据比对,全面剖析了农业工程学科在人才培养、科研发展、师资建设、国际交流、社会服务五个维度的现状,分析优势与短板,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举措。
报告认为,在人才培养中,提升课程质量、多学科交叉融合、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有影响力的研究生的关键,也是实现世界一流学科道路上的必要条件;在师资建设中,人才培育管理与建立产期引才机制同等重要,要善于构建协同培育体系,让中青年人才“接力赛不掉棒”;在科学研究中,要强化学科交叉、优化成果布局、发现新增长点,以“稳基础、重产业、强联合”为指挥棒,稳固学术前沿引领能力,强化产业支撑和转化能力。同时也强调了国际化工作与社会服务影响力的重要意义,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可以通过进一步挖掘海外校友,凝练并主动设计特色国际交流项目,以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更上一层台阶;通过设立培育基金、人事政策、专项资金、承办会议等方式扩大社会服务影响力。
食品科学学科院长助理陆柏益、食品加工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丁甜、章宇、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副主任张辉代表食品科学学科作报告。报告分别对食品科学学科的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发展前景、师资力量、专业学科竞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食品科学学科的报告首先通过与国内外对标院校师资情况的比较分析,详细指出了食品科学学科师资的规模与结构、年龄组成、高层次人才比例等方面的短板,并提出了根据学科发展前景有规划、有设计地引进师资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道路,要以导引并举、多维塑造的方式,发挥导师的领导艺术,从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破旧立新与挑战能力、延伸能力与远期思维等多维度的塑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报告强调了科研发展中,需要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浙大优势建立前沿交叉平台、开展跨国技术输出合作的必要性,抢占新时代食品科技高地;第四,通过分析本科生专业学科竞赛这一“验金石”,反思食品学科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等六大方面,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食品专业人才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学院院长何勇作了题为《凝心聚力 勇攀高峰 争创一流》的学院“双一流”建设中期进展汇报。报告首先肯定了截止“双一流”建设中期所取得的良好进展,学院通过精准的目标定位、适宜的发展思路,使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影响五大指标的中期目标基本达成。同时,通过与国内外对标高校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人才引培、聘任机制改革、本科教学改革、凝练重点研究方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进校内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下一步发展举措。何勇院长表示,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学院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立足长远、资源整合,树立大局意识和危机意识,在重点攻坚问题上各个突破,实现学院新的跨越式发展。
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院长助理,各系、所负责人,教学实验中心负责人,机关各科室负责人、院工会主席,教工党支部书记,全体教授、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围绕两个学科的报告展开了深入点评和热烈讨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