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
胡锦涛同志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它像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在全国上下引起了高度重视,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这“八荣八耻”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一脉相承,有极其丰富的内含,值得每一个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实践。
生工食品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于3月16日晚上,初步学习讨论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并要求每个党员自学讲话精神,并联系实际撰写心得体会。3月19日晚上,支部全体党员又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并交流了学习的心得体会。
唐彦捷同志认为荣辱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为我们当代青年人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向标。这使我们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了更具体的标准,为每个大学生提供了一面镜子。在做事前,明确荣辱的概念,也就明白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黄康同志则觉得这“八荣八耻”在两会期间提出,更反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用心良苦。在这次两会上提出的建设新农村问题,反腐问题,环保问题,个个都和我们的国民素质密不可分,需要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如果思想不统一,你做了,我糟蹋,花再大的力气,花再多的金钱,也许会取得暂时的成绩,但是最后还是会归于失败。“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早已成为各地制订“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在今年这个实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横空出世,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又指明了方向。从科学发展观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正在形成。
滕红燕同志提出,在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八荣八耻”正体现了党中央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是在提倡“以法治国”下对“以德治国”的延续,重视从人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进行民风建设。
徐霞同志认为,首先应该在青少年中包括各级学校中广泛发起,然后才能逐步扩大直至整个社会,在整个社会中得到广泛关注及支持。身处高校学习,作为学生党员的我们更应在第一时间学习掌握“八荣八耻”的实质、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现实意义,并努力做到其中的八条要求,积极深入向周围同学群众宣传。组织身边的同学开展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标准,价值观的讨论,积极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王萌萌同志联系自身实际,提出对于在大学生里面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学生党员,要时刻谨记这“八荣八耻”,给周围的同学树立一个榜样,要在自觉学习、提高认识上带好头,要在坚持标准、严以律己上带好头,要在点滴做起、躬身实践上带好头,要在坚持经常、一惯之上带好头,真正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此次学习交流会,大家讨论热烈,最后也达成共识。大家衷心希望通过切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讲话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2006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