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院动态

盛夏 遇见——走访校友系列活动之采访第三位校友 吴方卫

编辑:chenjy 作者:gh 时间:2015年08月02日 访问次数:854

7月31日,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采访校友队伍一行四人来到上海财经大学,敲响了浙大知名校友吴方教授的办公室门。中的严肃古板不同,吴教授非常亲切友善了解到我们此行专门来采访他,为母校即将迎来的120周年添彩,他表示了支持和热烈的欢迎。

图1 社会实践成员当面向校友发出邀请函

   我们自我介绍之后,吴教授也和我们介绍了他现在的工作,他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所是独立的且只招收研究生简单的两句话并没有提及他同时担任的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其自谦的态度可见一斑。了解吴教授是1978年在浙江大学读的本科,那时候正值文革结束我们很好奇当时的学习和现在的不同,而我们的提问也引发了吴教授的回忆。“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进学校破房子,而毕业出来的时候路修好了。”半开玩笑的语气,实则阐述了当时物质条件的艰苦。“当时我的一位学长去机房做线性规划,那时计算机不现在这样,有两个房子那么大,但是学长足足用了三天两才算好,现在这种小计算机的话,一分钟就搞定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科技带来的进步以及当时物质条件的艰苦。但是物质方面的艰苦阻挡不住精神上的追求。当时由于文革刚结束,大家终于有了学习的机会,非常珍惜,如饥似渴,每个人都很认真勤奋。谈到此处,吴教授提到一个细节,当时浙大学子都是站着吃饭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而今我们物质上得到大大改善,更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

图2 吴方卫校友向学妹分享当年在浙的学习生活

   之后,吴教授深沉地和我们探讨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问题。他认为大学生最重要要学会独立思考,知识固然重要,但大更应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大学学习的知识只有5%是有用的。那为什么不只学那5%呢?我们吴老师之前的学生一样疑惑。“因为大学更注重的培养一种学习的能力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那剩下95%就是为了培养我们这种能力。书过去,而我们面对未来。打个比方吧,我当初买房子的时候所有人都劝我不要买,房子肯定会降价的,我当时从好多方面考虑吴教授这样我们娓娓道来。我们从吴教授的例子中明白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做到全方位的考虑,不要人云亦云,要做好自己的预算,提高自己的财商当我们问及现在大学生普遍表示压力很大有没有什么缓解压力好的方法的时候,吴教授笑道,我们当时是包分配的根本没有压力,是单纯地热爱投入学习。而我们露出羡慕的表情的时候吴授补充到,“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会被分配去哪里,我们当时的床头贴着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一切服从党的安排’我们包分配的代价自由,凡事皆有利弊。“有压力是因为单纯地比分数比谁更厉害,但是当你思考清楚你想要什么的时候,你就可以心无旁骛地追求想要的东西就可以而压力,也就不那么大的问题了。而且很多时候,干嘛总把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扬长避短,而非自寻烦恼。”简单话语寓意深刻我们十分敬佩吴教授的智慧。
吴教授是个十分风趣幽默的老师,我们分享了很多他和母校之间有趣的故事,还和我们透露他尊重自己孩子的想法并且鼓励自己的女儿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后我们请求吴教授给我们在校大学生提几个建议,他提起自己当年老师说的话“大学是拿一把钥匙去开一把锁的阶段,是一个认知过程,而研究生阶段是一串钥匙开一串锁的阶段,重点是找出锁和钥匙有什么样的规律,要学会独立思考,比别人更快的开锁”。此外,他希望本科生能够思考自己想获得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对未来有一个大体的规划。要善于动脑,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本科生要30%的时间思考上,研究至少花50%的时间在思考上。随后对大学生提出了独立和负责的要求,祖国以后是要交到我们手里的,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要对家庭对社会负有强烈的责任感。

图3 社会实践成员和吴学长合影

短短两个小时的采访很快就结束了,吴教授通过自己的大学经历以及现在的工作经历给我们上了一课不一样的人生课程,他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阐述和独特的人生智慧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提及最多的思考二字也将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
 

图4 社会实践成员烈日下的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