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湖明珠无锡行
10
月20日早上十点半,我们到达了旅程的第一站——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该站也是我们此次旅行的最重要的访问点。我们的到来受到了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相关领导和团学联学生干部的热烈欢迎,在大家相互简单的认识之后,便开始了我们相通工作的交流沟通。讨论分组进行,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年轻人之间的交流非常舒畅,各小组不时有共鸣产生。此次院际交流会主要内容也集中在“学生会学生工作思路和方式”,“本科生学术研究的深化”,“班主任的工作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我们了解到,他们学院有一个专门的协会邓研会,由学院管理,协助党总支完成发展党员的各项事务,在高年级各班和低年级年级基础上成立党支部,这种支部与协会共同协作,互相监督的党组织建设形式也比较新颖,我们就此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探讨,给我们的支部建设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整个交流活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江南大学的领导和朋友们和我们握手告别。
在吃过一顿简单的午饭之后,下午我们依次游览了无锡的惠山“天下第二泉”,“梅园”和“三国影视城”三个景点。首先,我们领略了天下第二泉——惠泉的幽雅风采,二泉汩汩流淌千余年,盛名一时,更有一曲能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意境的《二泉映月》名播天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不愧有天下第二泉的美誉。
从惠山下来,驱车十五分钟,我们便到了梅园。梅园始建于1912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所建,建此园也有荣氏兄弟造福于民的美好愿望,当时此园免费供人游览。荣氏兄弟致力于民族工农业的发展与振兴,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民族资本家,有“面粉大王”和“纺织大王”的美称。梅园中最让人难忘景点的是“诵豳堂”,堂左右两侧,悬有:“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道出了梅园满园如画,四季如春的独特风景。还有钱以振赠、唐肯书的楹联:“使有粟帛盈天下;常与湖山作主人。”是在表达荣氏兄弟虽然资产雄厚,但丝毫没有摆阔挥霍之嫌,而是与山为伴,与花为友,过恬静安详的生活。堂内还有钱塘沈兆霖书写的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是荣毅仁老先生最喜爱的名言,生在挥金如土的世界里他不和西方人比阔,在国内他自己掏钱改善职工的生活,自己理想远大,生活却十分朴素,待人处事也有其独特的方法,给很多资本家树立了榜样,受到百姓的赞许。这给我们身处梅园的每一位党员一种震撼,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是一份敬佩,一份出淤泥而不染的信念,更多的还是对于我们学生党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份责任,要求我们树立远大理想,拒绝享乐主义,为人民为国家奉献自己。
之后我们又游览了中央电视台为拍摄《三国演义》而兴建的大型影视文化景区——无锡三国影视城,观看了“三英战吕布”大型马术表演。慢走在影视城之中,呼吸着傍晚时分潮湿的空气,似乎让我们置身于三国风云之中,“火烧赤壁”、“横槊赋诗”、“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场景好似在身边发生,每一个人都领略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恢宏厚重,源远流长。
走出三国城城门,天色已晚,我们转至苏州,人人都有一丝疲惫,早早睡去,为第二天的旅程养精蓄锐。
二、人间天堂苏州行
两个天堂城市,苏州的秋天似乎比杭州来得更早,清晨的空气还是显得比较寒冷,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出行的热情,一晚的休憩已驱散了不少疲惫,背上旅行包继续踏上旅程。
在朝阳东升,光芒四射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当天的第一站——苏州盘山风景区,我们主要游览了“盘门”、 “吴门桥”和2001年9月APEC财长会议的会场“四瑞堂”。走过苏州古城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陆城门“盘门”,静立在横跨于古运河之上的“吴门桥”,迎着来自古运河的微风,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古朴与清秀,也触摸到了古城建筑的古朴秀隽。
依依不舍地走出盘门风景区的大门,转而来到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园林是苏州这座古城的灵魂所在,而于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留园魅力更是越来越浓,可谓是园林建筑中的杰作,留园的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每一处都需要我们用心观察,悉心体悟方能体会到其中的玄妙。
享受着留园中弥漫着的诗情画意,呼吸着留园中满园的芬芳气息,确实在每一个人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感叹,对中国深厚文化积淀的赞美。
此次旅行的最后一个景点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的寒山寺。唐朝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写有《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韵钟声千载流传,寒山古刹因此名扬天下。有幸到访这座千年古寺,我们心里溢着激动之情。寒山古寺其实并不大,但寺庙碧瓦黄墙,钟声悠扬,佛学大师漫步其中,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走过枫桥,听过寒山寺的钟声,我们两天的旅行也就到了结束的时候,踏着流连的步伐,挥一挥手,向这座美丽的城市道别。
此次出行,感触最多的还是华夏文化的浓重丰厚,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年轻一代,理应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振兴民族文化做出最大的努力。当然对荣氏家族的艰辛创业,勤俭节约,理想远大也是记忆犹新,我们作为学生党员,也算得上是比较优秀的青年,更应该以荣氏兄弟为榜样,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现在,依然保持一份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树立远大理想,服务广大群众,为国家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学院团学联